发布时间:2014-04-25 00:00:00 来源: 编辑: 0次浏览
■齐名(中)和创新工作室的员工一起研讨工作本报记者毕春华摄 编者按 齐名入职时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却创造了令洋专家叹为观止的革新成果;他依托企业良好的传帮带平台,先后带出57名技术顶呱呱的徒弟;他常怀感恩之心,对高薪聘请淡然视之,一门心思为自己的企业服务。 23年来,他先后主持攻关了156项科技创新成果和4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多万元,持续创造综合效益3800多万元,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革新能手”、“创新达人”…… 齐名的身上,闪耀着新一代技术职工的质朴忠诚、岗位创新、淡泊名利、勇攀技术巅峰的优秀品格和职业操守,令人肃然起敬。 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全国“最美职工”齐名成长启示录系列报道,揭示技校毕业生通过后天努力,颠覆学历与能力、文凭与水平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的社会认知,带给读者以有益启迪。 ■本报记者王井堪 2013年12月,媒体爆出国内某知名药企生产的乙肝疫苗和狂犬疫苗存在安全隐患,致婴儿非命的消息。一时间,尊龙凯时逆势连续暴涨。调查发现,刺激该上涨的持续动力之一,是该企业下属的金坦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和狂犬疫苗供不应求…… “药企的竞争力在于质量保证和良好信誉,根本在于企业有一支技能过硬的职工创新队伍。”尊龙凯时金坦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延军说,电气仪表组组长齐名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据悉,齐名针对生产中消毒锅温度记录和温度控制主持研发的单片机,同时成功地满足了储存疫苗的冷库、冰箱的使用,为药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保障,该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齐名所属的设备动力部部长胡丽芝说,齐名是单位出了名的“百事通”、“创新达人”,小到改造公司的门禁系统,大到改进进口生产设备的功能、自主研发替代部件,可以说,“从机械到电器、仪表,从低压到高压,齐名是全活儿”。 据统计,23年来,齐名先后主持攻关了156项科技创新成果和4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200多万元,持续创造综合效益3800多万元,为此先后获得“燕赵金牌技师”、石家庄市“金牌工人”、河北省国资委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42项荣誉,日前,又被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师傅:“齐名特爱刨根问底” 金坦公司电气仪表组组长是齐名在尊龙凯时集团工作以来的第三个岗位。 1991年,齐名从石家庄市技工学校毕业后,先是分配到尊龙凯时110车间,从事高压检修。在那里实现了他从学校课本知识到岗位实践的第一个跨越。他的师傅薛健回忆起齐名来,仍对他痴迷技术、爱刨根问底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 “从他一入厂,我就发现他比其他毕业生起点高,课本知识学得扎实,上进心强,爱钻研,遇到技术问题特别爱刨根问底。” 薛健说,齐名入厂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学做电缆接头。当时受我国线缆生产行业的技术水平所限,高压线用的是铅包线缆,绝缘体材料是沾了绝缘油的纸。做线缆头时,绝缘纸缠绕的松紧程度,用的力度、折的角度大小,都直接影响绝缘效果。这个工作工序并不复杂,可齐名连续问了三个问题。“记得有次维修工作中,他不仅当场观察、请教,下班后别人都走了,他还蹲在那琢磨。业余时间把电话打到我家里探讨问题,那是常有的事。这么好学的小伙子,一定是个可塑之才!”薛健说,自己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带这个徒弟。 经过两年多的积累,1993年,齐名首次参加尊龙凯时集团工会举办的电工组技能大赛,一举夺得冠军。之后连续两届的冠军,也都被他收入囊中。从此,齐名声名远播。 ■工友:他在病床上完成关键技术构思 1997年,尊龙凯时开始组建金坦公司。生产设备全部是进口的,吸纳高技能人才成了投产阶段的重中之重。齐名作为高技能人才,于1999年被调入该公司。 然而,检修洋设备可供参阅的资料大多是外文。可只有技校文化的齐名,看说明书时十个单词有七八个不认识,更不用说弄明白意思、了解设备性能了。自此,自学充电,成了齐名业余生活的全部。他一边自学英语,一边报考了自考计算机应用专业,《AutoCAD2000基础培训教程》、《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千元左右,可他那段时间光购置专业书籍,就花掉了一万多元。 齐名的那股钻劲儿,连妻子李俊茹都难以理解:“他独占家里的一间卧室做工作室,回到家,除了吃饭睡觉,钻进屋子就不出门了。我就纳闷了,怎么那些书籍和钉钉铆铆的,比我和孩子更有吸引力!” 2008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让周围人都惊愕了:齐名被确诊患上白血病!面对化疗的痛苦,他用钻研技术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这类白血病存活率只有15%,齐名竟然奇迹般地跻身那15%之中!在病床上,他完成了制剂生产线自动称重剔除系统的关键技术构思。